(一)、從配種受胎到分娩過程叫妊娠
妊娠母豬飼養管理的基本任務是:保證受精卵和胎兒在母體內正常發育,防止死胎和流產現象發生,以獲得數量多,品種好的仔豬;保證母豬在妊娠期有良好的體況,為哺乳期的泌乳打下基礎,另外對初產的母豬要優飼,初產母豬23—30%營養去維持自身生長發育。
1、妊娠母豬的體重變化:母豬在妊娠期間由于胎兒的生長發育,子宮及其他器官的發育,以及為產后泌乳營養貯備,體重增加很快。
2、胚胎生長發育規律:妊娠期胚胎的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。在妊娠初期,胚胎很輕,增重不快,從60天后增重速度加快,從90天后胎兒增重十分迅速,胎兒體重的60%左右,在這個時期增長的。這個時期增加營養,以滿足胎兒的生長需要。
3、兩個關鍵時期
剛開始關鍵時期是在妊娠后的20天左右。這時是受精卵附植(附植是從妊娠后12天開始到24天結束)到子宮角不同部位,并逐步形成胎盤的時期。在胎盤未形成前,胚胎易受環境條件的影響,在飼養管理上要給予特殊照顧。要注意不喂霉變飼料,冰凍飼料,不飲冰水等。還要防止踢、打、擠、壓、咬架等機械性刺激,以免引起流產。在妊娠初期剛開始的一個月,應給予營養,這時胚胎生長較慢,不需額外增加營養。
剛開始的兩個關鍵時期是在母豬妊娠期的90天以后。這個時期胎兒生長發育和增重特別快;母豬同化能力強,所需營養物質顯著增加,在管理上也要防止擠、壓、撞等機械性刺激,禁止劇烈驅趕。嚴禁喂冰飼料,做好保胎工作。
4、妊娠母豬的飼養
?、?、一般飼喂原則:給母豬充足的飲水,定時定量看膘飼喂,在豬只吃料過程中,觀察每一頭母豬采食和站立時健康狀況,記錄有問題母豬的舍欄號,如發現采食減少、不食、流產、陰道炎、跛行、精神沉郁等問題,及時上報主管人員。每次的加料量要依據母豬飼喂程序,并根據母豬體況適當調整。
?、?、后備母豬
1)、用后備母豬料飼喂,體重90千克之前自由采食,體重90千克到配種前一次發情時限量飼喂,日喂2.7~3千克。
2)、剛開始一次發情不配種,發情結束后開始短期優飼,日喂3.8~4千克,直到二次發情。
3)、配種當天減料至1.8~2.5千克,直至妊娠35日齡,用妊娠前期料。
4)、妊娠35日齡后,飼喂量略高于經產母豬。
?、?、經產母豬
1)、斷奶后每天喂待配母豬料2.5~3千克(膘情不好的適當增加飼喂量),增進母豬早發情和多排卵。
2)、配種當天減料至1.8千克,膘情不好的加料且日喂2次,日喂2~2.5千克,直至35日齡,用妊娠前期料。
3)、妊娠35~84日齡,日喂二次,喂量2.5~2.7千克,用妊娠前期料,可根據膘情適當調整,保持七八成膘。
4)、妊娠84~112日齡,日喂2次,喂量3.5~4千克,用妊娠后期料(飼料添加3%油脂),這一時期是補飼關鍵,可增加仔豬出生重和母豬體內能量儲備,產前母豬應達到七八成膘。
?。ǘ?、管理技術
作好保胎、防機械性流產,這在妊娠后期非常重要。這時飼養員要加強責任心,耐心照顧,切不可粗暴對待母豬。防止咬架、擠、撞。妊娠中期適當運動(41—98天),產前7—10天不運動,配種后一個月不運動。
1、圈舍要平坦,保持冬暖夏涼。
2、保持豬體衛生,防止寄生蟲。
3、保證飼料質量,不喂霉變、冰凍飼料,供給清潔飲水。
?。ㄈ?、妊娠母豬的胚胎死亡、流產原因及防制措施
妊娠母豬胚胎死亡的原因:母豬在一次發情期內能排出22—35個卵子,但一般每胎產仔數為13頭左右,這是由于產前胚胎死亡造成的。胚胎死亡多發生在9—13天,第3個星期也死一部分,這兩期死亡數占全部受精卵的30—40%。妊娠60—70天也有一部分胎兒死亡,占15%左右,其原因有:①、營養不良。母豬在妊娠期嚴重缺乏,蛋白質、維生素A、E、B2,礦物質鈣,磷、鐵、硒、碘等營養物質。另外,喂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精料過多,也會造成死亡。②、排卵數占子宮容積的矛盾。排卵數多,胚胎數也多,但子宮血液量并沒有明顯的增加,營養供應不足,造成胚胎死亡。③、內分泌不足。妊娠期母豬孕酮分泌不足,造成胚胎死亡。④、患有生殖病狀,母豬子宮感染布氏桿菌、大腸桿菌、溶血性葡萄球菌、巴氏桿菌等。⑤、患有高燒病狀,如豬瘟、豬丹毒、乙型腦炎、流感、敗血癥等。連續高燒幾天,體溫達41度時,造成流產。⑥、飼料霉變或農藥中毒也會造成胚胎死亡。⑦、高溫影響。⑧、配種過早或過晚。⑨、過肥或過瘦。⑩、公母豬高度近親繁殖,使胚胎活動能力下降。11、冬季或早春喂冰飼料或冰水。只有針對以上這些才能防止豬胚胎死亡。
?。ㄋ模?、預產期母豬配種后做好配種記錄與配公豬品種及耳號。妊娠期110—120天,平均為114天。
上一條:各生產階段飼養技術——母豬的配種和配種前的飼養管理 | 下一條: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工作領導小組 |